当前位置:首页 > 客户支持 > 动保技术交流 >

奶牛肢蹄病病因及防治

发布时间:2013-08-01 来源: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


    随着奶牛事业的不断发展,产量的不断上升,奶牛的三大疾病(乳房炎,消化道疾病,肢蹄病)之一的肢蹄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势头,逐渐成为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每年因肢蹄病淘汰的奶牛占总淘汰牛15%以上。现就其病因及防治简单介绍如下:  
   一、发病原因
  1.钙磷比例不当或不足
  正常情况下奶牛日粮的钙磷比例应该是1.5或2:1。钙的比例过高会影响磷的吸收,反之磷的比例过高会影响钙质的吸收。所以日粮中高钙低磷或者低钙高磷都会影响钙磷的吸收,导致代谢障碍,引发肢蹄病。
  2.缺锌
  奶牛缺锌会影响蹄部的角质化,引发蹄病。
  3.日粮结构不合理
  奶牛日粮精粗比例不当,一般情况下高产奶牛的精粗比例最高为60:40,如果精粗比例不当精料过多会导致奶牛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瘤胃中产生过多的乳酸,造成奶牛酸中毒引发蹄病。特别是现在很多牛场为了提高产量,对奶牛投入过多的精饲料,而缓冲剂应用的量不够,更容易造成奶牛酸中毒,导致蹄病发生。
  4.环境因素
  运动场过小没有给奶牛足够的运动空间,圈舍环境差,潮湿会使蹄部角质层抗感染力下降增加蹄部变形与细菌性蹄叶炎的发生率。运动场地面坚硬,不平整,有石头,水泥地面,都可造成奶牛蹄部损伤或挫伤加上粪便不能及时清理,给病菌繁殖制造了良机,容易造成蹄部感染,发生腐蹄病。
  5.季节性
  夏季天气炎热多雨,奶牛应激比较大,抵抗力下降。奶牛蹄部长期在污水中浸泡,角质层变软,增加病菌的感染率,容易发生蹄病。饲料容易发生二次发酵,酸度提高,更容易产生酸中毒,引发蹄病。据统计每年从5月份以后蹄病的发病率会逐渐提高,特便是7、8、9三个月的发病率最高。
  6.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奶牛的蹄形有一定的遗传性,不良蹄型奶牛的后代容易发生蹄变形。
   二、临床症状  奶牛蹄病的主要症状有: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性反应,跛行,站立姿势不正。严重的会发生卧地不起,体温升高,采食反刍减少,泌乳量减少等症状。
  三、治 疗
  对有腐蹄病的牛首先用3%-5%高锰酸钾水,5%硫酸铜溶液,双氧水等进行清洗。蹄部蜂窝组织炎延伸至系关节时,肿胀严重,跛行明显,应着眼于消炎,如蹄底出现小洞,则进行扩创,除去坏死角质,直至健康组织。用10%碘酊充分消毒,撒抗生素,外用松馏油或鱼石脂包扎绷带。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出现变形蹄的要及时修理。
  四、预防
  1.日粮要做好合适的精粗比,钙磷比。注意维生素A、维生素D、锌的补充。日粮中增加缓冲剂小苏打和硫酸镁对预防蹄病有显著效果。
  2.平时做好饲养管理,给牛足够大的运动场,运动场要保持干燥松软,运动场中不要有石头砖块等杂物,以免蹄部受伤。夏季做好运动场排水工作,保持牛蹄干燥。
  3.做好蹄浴工作,在挤奶间通道处设立蹄浴池,蹄浴池内投放5%硫酸铜溶液,每周进行一次药浴。在过道处撒生石灰,对蹄部进行干燥,效果也比较明显。
  4.每年进行2次修蹄工作,可以提早发现蹄病,对变形蹄进行矫正,保证奶牛行走舒适。
  5.做好选种选配工作,从遗传方面减少不良蹄的遗传,改善蹄型,从而减少后代蹄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