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客户支持 > 动保技术交流 >

奶牛子宫炎:预防和监控

发布时间:2013-08-01 来源: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


    引起子宫炎的病因主要有胎衣不下、应激、免疫抑制、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助产、低血钙、产后护理差等,前面论文已对其进行了论述,本文逐一对其分析,探讨子宫炎的预防措施。  
    一、预防胎衣不下
  研究表明,胎衣不下增加3.6倍子宫炎的发病几率(Potter et al., 2010),是对子宫炎发病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要想预防子宫炎,必须先预防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也称胎盘滞留,是指产后12小时胎衣仍未完全排出体外的病症。就规模化牧场而言,理想的状况是胎衣不下发病率<5%,可接受的程度是控制在8%~10%。影响胎衣排出的因素见图1,逐一进行分析。
  1.免疫抑制
  在妊娠期,胎盘是连接母体和胎儿的纽带,是母体的一部分。妊娠期机体把胎儿作为自己的一部分,不被排斥出体外,从而保护胎儿,即免疫抑制。分娩后逐渐解除,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存在个体间的差异。免疫抑制是一种先天性的因素,很难改变。
  2.减少应激,减少胎衣不下
  奶牛分娩期间长时间努责,特别是头胎牛产道第一次开张,伴随着严重的疼痛,奶牛分娩期间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开始泌乳,采食量和饮水量严重不足,非常虚弱,经受着严重的应激。因此,必须给奶牛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提高舒适度,减少应激。采取以下措施,可改善舒适度,减少应激:设置专用的产房,避免在围产牛舍分娩,产房内单栏饲养,确保每头牛有9m2的面积。铺设垫草,每头牛用过后更换并消毒。加强通风,保持干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减轻和缓解热应激。
  3.坚持自然分娩,减少助产,减少胎衣不下
  研究表明,助产增加3.3倍胎衣不下的发病几率(McDougall, 2001);助产增加1.7倍子宫炎的发病几率(Potter et al., 2010)。因此,坚持自然分娩,减少助产,有利于减少胎衣不下。一些人对助产认识不足,盲目助产,过多助产,给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和损失。大量的研究及来自生产实践的数据表明,有80%以上的奶牛可以自然分娩,实现顺产。一般情况下,难产的比例低于10%。例如英国152641头牛奶牛分娩记录中难产的发生率为6.8%(Mee et al., 2011)。
  4.科学饲养,减少胎衣不下
  (1)精心饲养,防止产前太瘦(指体况<2.5)。如果奶牛太瘦,导致产力不足以及产后无力排出胎衣。再加上分娩疼痛和应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很高。一些牧场从农户收购的青年牛饲养,普遍存在这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不能盲目追求眼前利益,体高和体重必须达到配种标准后,再配种。
  (2)促进采食,减少继发性疾病。围产后期健康问题与能量负平衡息息相关。脂肪肝、酮病、真胃变位等都与此直接相关,这些疾病也增加子宫炎的发病率。因此,做好精心饲喂,及时撒料和推料,保证TMR日粮充足、新鲜,做好产后护理,必要时进行产后镇痛,改善舒适度,做好浴蹄,减少蹄病,千方百计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补充维生素A、E、硒和碘。研究表明,围产前期每天补充1000IU维生素E,可显著降低胎衣不下发病率(Allison and Laven, 2000)。《GB/T 20804-2006 奶牛复合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也规定,干奶牛维生素E的需要量是泌乳牛的7.13倍,干奶牛每天须从预混料中至少摄入1167 IU维生素E,很多牧场难以达到此添加量。鉴于此,可在产前分三次(产前30d、15d、3d)注射维生素ADE注射液,可起到一定的作用。补充维生素E的同时,配合补充硒的效果更好,建议围产前期日粮中硒含量达到0.12mg/kg(0.3mg/kg是中毒剂量!);每头牛每天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1000IU。
  (4)低血钙增加3.2倍胎衣不下的发病几率(Ferguson and Galligan., 1993)。低血钙会影响子宫收缩,造成子宫肌肉失去弹性,从而增加了胎衣不下的发病率(Goff and Horst, 1997)。对经产牛科学补钙,降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美国规模化奶牛场第2胎~5胎牛亚临床型低血钙的发病率分别为41%、49%、51%和54%(n=1462);一般认为头胎牛不会缺钙,而头胎牛亚临床型低血钙的发病率也高达25%(Reinhardt et al., 2011)。值得注意的是,奶牛并非分娩后血钙水平最低,分娩后会持续降低,直至产后12~24小时(Goff, 2008)或18~30小时(Tveit et al., 1991)达到最低值,因此,奶牛产后不仅需要补钙,而且要科学补钙:产后一次性大量口服补钙或静脉补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血钙的问题,需要多次或持久补钙。博威钙®是由氯化钙和硫酸钙两种成分组成的固体钙棒,投服方便快捷,其中的氯化钙快速释放,硫酸钙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缓慢而持久释放,从而实现了快速补钙与持久补钙的结合,分别于分娩后和分娩后12小时各投服1丸,是一种方面、快速、有效的产后补钙方式;国内10个大型牧场664头牛上进行了田间试验表明,博威钙能降低59%的胎衣不下发病率(4.3% VS 10.7%)。
  5.科学使用生殖激素
  分娩后注射催产素,促进胎衣排出。产后1天内,可使用催产素来促进胎衣排出。正常剂量(30IU~50IU),不需超量;间隔3~6小时,可重复给药。一些报道证实产后注射催产素能促进胎衣排出(24.6% VS 10.9%),并降低子宫炎的发病率(51.6% VS 10.4%)(Mollo et al., 1997)。国内也有一些牧场也在执行产后注射催产素的预防性处理方案。但也有研究报道,是否注射催产素对胎衣排出情况及随后的繁殖性能无影响(Hickey et al., 1984; Stevens and Dinsmore, 1997; Palomares et al., 2010)。
  分娩后注射外源性前列腺素,可促进胎衣排出。Takagi et al. (2002)报道,胎衣不下牛前列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牛,提示给予外源性前列腺素有助于促进胎衣排出。Stocker and Waelchli(1993)研究证实,对剖腹产的奶牛而言,注射外源性前列腺素可增加2.8倍胎衣排出的几率。
  图1.影响胎衣不下的因素和防治措施

  二、做好分娩期管理,减少难产和死胎
  研究表明,难产和死胎分别增加3.0倍子宫炎的发病几率。虽然难产和死胎的发病率不高,前者一般小于10%,后者一般小于2%,但还是需要高度重视,做好分娩期管理,科学助产,减少难产和死胎,降低子宫炎发病率。
  笔者在某大型奶牛场服务的3周期间,发现一个规律,夜班难产的比例是白班的2~3倍,经过实地观察和走访,发现夜班员工总是在凌晨2点后就开始睡觉,不再观察和跟踪分娩,导致一些原本可以通过简单的助产实现顺利分娩的牛发生难产,甚至死胎。由此可见,接产管理制度、接产员的责任心非常重要,特别是夜班员工。
  坚持让奶牛自然分娩,并不意味着接产员撒手不管,而是要在10m~20m的距离内观察,或在操作间随时通过监控录像观察,发现问题,比如对于有难产迹象的牛,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发生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必须实施助产:(1)羊水破裂2h仍未娩出;(2)牛蹄露出20min后没有进展;(3)犊牛舌头发紫。确实需要的时候,实施剖腹产。
  助产必须要科学助产,从奶牛生理学的角度,合理的助产拉力是70kg~95kg,两个人所提供的拉力足以达到。助产须顺着奶牛努责和阵缩的节奏进行,当奶牛努责和阵缩时往外拉,当努责和阵缩停止时,停止拉。务必谨慎使用助产器,助产器利用机械绞合的原理,可以提供680kg~910kg的拉力;而超过270kg的拉力就可以导致犊牛腿骨骨折。助产必须使用润滑剂(国外有专用的助产用润滑剂商品,可用石蜡油或凡士林代替),越多越好。润滑剂可大大降低犊牛身体与产道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产道拉伤或撕裂的几率。助产必须做好消毒工作。
  分娩后,饲喂温热的麦麸食盐水、益母红糖水或灌服含多种成分的营养液,有利于奶牛恢复体力,促进胎衣排出。
  三、做好新产牛产后护理和健康监控
  新产牛子宫炎发病率高达30%~40%,甚至更高。产后一周内有超过60%的奶牛会发烧。研究表明,三分之二的发烧与子宫炎相关,五分之一的发烧与乳房炎相关。产褥期子宫炎(puerperal metritis)和脓毒性子宫炎(toxic puerperal metritis)伴随着全身性症状,脱水、卧地不起,不上颈夹采食,兽医做产后护理时容易遗漏,应特别关注。
  因此,做好产后健康监控,及时诊断,揭发子宫炎,有利于揭发患子宫炎的病牛,以便尽早治疗。每天进行诊断,越早揭发出来越好,这一点甚至比治疗子宫炎本身更重要;因为兽医临床上的经验表明,子宫炎总是诊断出来的晚,以至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疗效不佳。
  子宫炎监测技术:产后一周内,每天检测两次体温,观察胎衣和恶露排出情况;产后8~21天内,每天检测一次体温;每天观察子宫排出物,按照0~4分制进行评分;每天进行后躯清洁度评分,后躯脏者,往往患有子宫炎;产后28天时,进行慢性子宫内膜炎检查(判定标准详见《荷斯坦》第6期54~55页)。
  子宫炎的病因中,一些因素无法改变,例如免疫抑制;一些因素可以有效地预防,例如低血钙、维生素E等;一些因素可以加强管理来控制和降低,例如新产牛护理、及时诊断、及早揭发病牛等。对所有牛进行预防性治疗的保健方案,是一种预防子宫炎的新策略,需要综合评估的疗效和投入产出比。子宫炎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认真考虑以上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可以起到理想的预防效果,把子宫炎发病率控制在预期的15%以内。然而,总是有一些牛场新产牛子宫炎发病很高,甚至高达40%,我们下期讨论子宫炎如何科学治疗。
本文链接:http://www.dairyfarmer.com.cn/kxyn_fzyz/2013-07-17/9240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