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客户支持 > 动保技术交流 >

深扒白便、EMS、红体、偷死等疾病治不好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9-01-03 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


​这几年鱼虾蟹养殖陷入困境,究其原因就是病害的不可控。那么为什么鱼虾蟹的病害治疗如此之难呢?为什么上次管用的药这次不管用了呢?为什么上次管用的方法这次也不行了呢?本文将为你一一揭晓!

  误区1:疾病都可以治

  很多人认为鱼虾蟹的疾病是可以完全治愈的,但是现实正好相反,其实很多疾病是无法治愈的。因为事实上目前我们对水产动物的很多疾病的病因并不知道,比如近几年最让人头痛的鱼虾蟹“白便”,有人说是藻毒素中毒,有人说是高蛋白饲料的“料毒”,也有人说是肝胰脏病变等等,每一种说法都有大量相关的科学证据。但是呢?“白便”至今仍然泛滥,仍然是对虾养殖的心头大患。

  目前对于很多鱼虾蟹的疾病,只能不同程度地缓解症状而已,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养殖户也好,技术员也好,一定要清楚的认清这个事实。

▲去年5月份北海地区因病害,导致大面积排塘。

  误区2:上次管用的药这次一定管用

  笔者这几年与很多动保业务员接触,目前动保业务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很难维持稳定的客源。追根究底:养殖户认为上次管用的药这次一定管用,但现实中往往是事与愿违,因此当养殖户发现这次的产品与上次的作用效果相差较大时,他就不愿意再跟你做生意了。

  产品质量一样,症状也一样,那为什么会有效果上的差异呢?因为相似的症状可能有不同的病因,上次吃管用的药这一次不一定管用。比如对虾红体病,导致对虾红体的病变很多,比如应激性红体、病毒性红体、细菌性红体,每一个产品特别是治疗性产品,都是只能针对某一种病因,所以很明显上次管用的产品这一次不一定管用。因此奉劝大家,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先弄清楚病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水质不好,很容易导致对虾疾病的爆发。

  误区3:只“求药”,不“问诊”

  目前大多数养殖户碰到鱼虾蟹发病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找药,而不是找原因。看病的目的是拿药,而不是想得到明确的诊断。而且越贵的药越舍得花钱。殊不知,你把情况描述的越详细,技术员或者指导员给的产品越对路。上文已经说过看似相同的病状可能完全有不同的病因,你说得越多说得越细,对方判断正确的概率就会越高,推荐的产品越就更有效。

  做技术员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养殖户发个语音或者信息给你,就问你有没有什么产品。养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很肯定的说目前没有单一发病的病因,水质、底质、藻类、微生物等等都与养殖主体相关联。

  误区 4:过于信任抗生素或偏方

  中国是抗生素的使用大国,每年生产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全部自销,抗生素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在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依然泛滥。抗生素用多了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甚至培养出超级细菌。而且抗生素有非常强大的毒副作用,抗生素用得过多,会大量杀灭有益细菌,使免疫力大幅减弱。这也是为什么使用过抗生素的池塘,鱼虾蟹随着养殖时间的推进越来越难养。

  这几年养殖出现不少偏方,比如红薯治白便、芭蕉树去蓝藻等等,并不是偏方不好,其实很多偏方确实是很管用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偏方之所以叫偏方,第一肯定很少人用,而且未经大面积证实,第二效果肯定大多数是口口相传,不排除吹嘘的成分。所以偏方很容易成为某些骗子的把戏,比如在兽药基础上加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再以偏方名义出来骗钱。所以养殖要谨慎,不要盲目相信偏方。

  几点建议

  ●预防为主,鱼虾蟹疾病爆发之前都会有先兆(比如白便在爆发之前一定是猛吃料之后摄食量突然减少),提前找到病因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往往比病发再进行治疗要划算的多。

  ●不浮躁,对症下药治疗也好日常保健也好,首先心态上,一定不能浮躁,一定要先弄清楚原因,找到源头、病灶,对症下药,切勿操之过急。

  ●不要过于相信他人或者广告所谓能包治百病、一剂见效之流,那都是骗子、谎言。

  ●不是所有的病都有相应的药可以治好,药物作用的主要对象是群体,而无法在意个体,是一个百分比,鱼虾蟹患的病不一定在这种药医治的百分比内。

  ●及早处理。如果情况、病害已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范围,不要抱以赌博或者“静观其变”的心态,能及早处理(出售或者排掉)就及早处理,放宽心态,及时止损,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文章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